界面新闻记者 | 李彪陆柯言
过去一年,市场上的机器人肉眼可见得多了起来。
双足人形机器人、轮式机器人、四足机器狗......做机器人的公司也变得越来越多。国外有“要在2025年量产擎天柱机器人”特斯拉、去年刚拿到OpenAI投资的人形机器人创业公司1X、“AI教母”李飞飞第一次创业的项目也是与机器人相关的空间智能。国内则除了有腾讯、小米旗下的机器人实验室外,智元、宇树、地平线、优必选以及更多的创业公司都在加入机器人的创业热潮。
据天眼查数据,界面新闻不完全统计,2023年一年,全球人形机器人领域发生了23起融资,总金额达到54.7亿元人民币,为十年来的最高水平。2024年仍然延续了投资热潮,上半年,仅国内人形机器人投融资超过10起,融资总额也超过了20亿元。
截至2024年年底,国内人形机器人整机公司已超过80家,而全球范围内这一数字接近150家。接下来一年,随着机器人公司的数量越来越多,人形机器将会迎来一场“百机大战”,而在日渐拥挤的机器人赛道,行业下一步的发展将去向何方。
具身智能概念火热,但拐点还未到来
近两年带火人形机器人投资的一个重要方向是具身智能。
而无论在科幻小说还是电视剧,机器人代表的高科技智能进化方向,已经给普通人留下了深刻的形象。自从ChatGPT大语言模型引发生成式AI革命后,AI的下一个形态是什么样子,便成为了各行各业热议的话题。机器人做躯干、AI做大脑,“具身智能”自然而然地变成了机器人行业的新故事。
跟ChatGPT这样的软件平台不同,具身智能强调机器人作为AI的硬件载体,两者通过与物理环境的直接交互来发展和展现智能。有了“身体”的加入后,智能不仅仅是信息处理的结果,还包括感知、行动和适应真实物理世界的能力。
具身智能去年也在AI行业成了最具热度的话题之一。在3月举办的英伟达GTC大会上,英伟达发布了人形机器人开发专用的模型、芯片、软件平台等多款产品。CEO黄仁勋与1X 、Agility Robotics、Boston Dynamics、Figure AI、宇树等公司的20多台机器人产品同时登台,并在演讲时预测“人工智能的下一个浪潮将是具身智能”。
图灵奖得主姚期智则用人的“大脑-小脑-身体”来类比具身智能。在他看来,人类本身就是一种理想的具身智能体。当前的人工智能系统,如ChatGPT,主要集中在语言处理能力。而作为AI的下一个形态,具身智能首先需要有硬件作“身体”;传感器与其他执行器设备作“小脑”,负责处理感知信息,控制身体完成复杂任务,AI作“大脑”,负责逻辑推理、决策和规划,使得智能体能够用自然语言与其他智能体和环境进行交流。
对机器人行业来说,造出一台任何场景下通用的人形机器人是具身智能的终极目标,但就行业的技术水平而言,要实现这一目标仍需跨越众多现实难关。
两名机器人行业人士对记者表示,具身智能的实现依赖于多个技术领域的整合,包括语言认知、行为智能和视觉智能,工艺复杂度极高,现有水平远远达不到具身智能的门槛要求。
以困扰机器人行业多年的数据难题为例。高质量数据是机器自主学习的基础,但现实世界中的数据无法供机器人开发直接使用,并且训练机器人完成不同的任务需要对应的大量数据。数据缺失会直接影响机器人的表现,根据英伟达的一项研究,基于少量数据训练的机器人在特定任务的成功率极低,据团队统计成功率仅为0.7%,而通过丰富的数据集训练后,成功率可以跃升至76%。此前OpenAI就因数据短缺而解散了其机器人团队。ChatGPT出现后,机器人行业也正在探索利用模型生成来解决数据缺失的难题,目前并未见根本性突破。
业内主流观点认为,如果说ChatGPT的问世是属于AI行业的“iPhone时刻”,人形机器人在通往具身智能的道路上的拐点还未到来,行业还在处于爆发的前夜。
厂商推动降价,和“人手一个机器人”还有距离
机器人行业之前已经历过多次繁荣和泡沫破裂的周期,成本过高一直是机器人迟迟未能大规模落地的重要原因之一。早期人形机器人的价格普遍较高,本田的人形机器人ASIMO、波士顿动力的tlas,业界保守估计造价都在200万美元以上。
而在有更多公司涌入机器人行业后,降价成了近年来的一大趋势。
2021年,特斯拉第一次对外公开展示自家的擎天柱人形机器人时,马斯克给出了一个充满野心的量产计划——2025年启动量产,2026年实现大规模生产,擎天柱的最终售价可能低至2万美元,未来希望能够制造出超过百万台——在马斯克描绘的未来蓝图里,“未来某个阶段,机器人的数量将超过人类,比例超过1:1”。
近两年来,机器人厂商都在寻找控制成本的方法,推动降价。在一台人形机器人的总成本构成中,硬件约占70%,软件占30%,硬件之中电机、减速器传感器是成本大项。根据市场调研机构麦格理的估算,包括传感器、伺服电机、精密减速器等关键部件,一个早期人形机器人的硬件总成本约为4万美元。
去年5月,国产机器人公司宇树科技推出了第二代人形机器人G1,起售价只有9.9万元,相比于其前一代人形机器人H1 9万美元的售价,前后降低约80%,引发了业界轰动。据宇数科技创始人王兴兴介绍,公司通过自主研发核心零部件和优化产品设计来降低生产成本。
宇树之后,另一家创业公司众擎机器人又推出了人形机器人PM01,售价仅为8.8万元人民币,继续助推降价。
有观点认为,由于涌入机器人行业的公司增多,市场竞争加剧,这种竞争压力会促使人形机器人的价格下探。由于目前市场上机器人公司几乎都要靠融资生存,采取这种降价策略抢占市场,反过来能为公司赢得更多融资支持。
据美国纽约资产管理公司方舟投资(ARK)的研究报告预测, 为了让人形机器人能够得到大规模采用,其成本价需要再降50%到2万美元以下,为当前行业整体水平的一半左右。
但机器人对于价格战还没有达成共识。去年连续完成多轮大额融资的人形机器人公司智元机器人明确表态“不参与价格战”。该公司的明星创始人“稚晖君”彭智辉公开强调,智元机器人的目标不仅是开发先进技术,更希望通过开源开放合作来实现智能机器人的普及应用,而不只在短期内通过降价来获取市场份额。
带头降价的宇树对于大规模降价也十分谨慎。在去年8月份接受界面新闻专访时,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也强调,目前机器人行业远未到达商业化阶段,市场上机器人的总量还很少。头部公司年出货量不过百台,大部分公司只有几十台,不足以支撑价格战。“如果我们价格定得太低,对行业和公司都不好。”
现在看来,接下来的“百机大战”很难直接引起大规模的降价潮。机器人行业更愿意将近两年的创业热潮一部分归功于马斯克的话题度烟台期货配资,另一部分归功于2022年底ChatGPT的爆火,距离“人手一个机器人”的商业化阶段还很遥远,技术路线仍有诸多模糊地带,成本价格仍有进一步下探的空间。但行业的未来前景乐观,用王兴兴的一个类比来描述现状就是,“去年就像是ChatGPT诞生前的两年”。